今年以來,凱里市聚焦村級服務能力建設,凝聚村級班子、駐村幫扶、干部包聯、專職工作者“四支力量”,打造一支扎根基層、熟悉業務、敢于擔當的村級服務隊伍,提升村級服務質量,提高群眾滿意度。
凱里市人大機關駐大風洞青杠林村第一書記曾令海開展入戶走訪
凝聚“村級班子”力量。村級班子是村級服務隊伍的中堅力量,在換屆期間,以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為目標,全面摸清村(社區)“兩委”班子的服務功能發揮和村(社區)干部的工作作風、優劣表現,精準把優秀村干部作為留任對象。同時,全面掌握后備力量的現實表現、思想動態和群眾滿意度,深入走訪群眾吃透村情,“下深水”物色人選。今年1月,全市順利完成了村(社區)“兩委”換屆,村級班子總體呈現“三高(即黨員和群眾參與率高、一次性選舉成功高、“換血”比例高)、三升(即學歷明顯提升、“一肩挑”比例上升、婦女成員比例上升)、一降(即年齡普遍下降)”的特點。近期在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回頭看”調研中,群眾對村級班子工作的認可度比上屆有了大幅度提升。
凱里市萬潮鎮幫扶干部到馬田村幫助村民插秧
凝聚“駐村幫扶”力量。用活駐村幫扶政策,做好精準選派,在摸清全市所有行政村現有資源稟賦、人口結構、產業狀況、基礎設施等情況后,按“先定村、再定單位、最后定人”原則,綜合考慮干部基層經驗、年齡性別、能力素質等因素,采取個人自薦和組織推薦相結合的方式精準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細化駐村干部職責,“派單式”指導開展駐村工作,以“動態管理+定期督導”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精準管理。同時,采取“新老結對”“以老帶新”模式,幫助新選派的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快速適應新環境、轉變新角色,以快節奏深入實施到“一宣六幫”工作中。今年以來,全市精準選派了94名第一書記、188名駐村干部,截至目前,共走訪群眾34410人次,召開群眾會議611場次,幫助協調資金219.1萬元,辦理實事1336件,解決困難問題712個。
凱里市三棵樹鎮南花村第一書記楊勝泉攜幫扶單位到南花村開展六一慰問活動
凝聚“干部包聯”力量。實施縣級梯隊聯鄉包村,42名縣級領導分別包聯20個鎮(街道),每個鎮(街道)由3到4名縣處級干部包聯,每名縣處級領導固定包保5至8個村,通過檢查督導,會商研判、現場辦公,及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實施鎮(街道)級梯隊聯片包村,合理劃分鎮(街道)片區網格,每個鎮(街道)將所轄行政村精準劃分為3至6個片區,每個片區設置1名片區長,由鎮(街道)副職擔任;片區內每村(社區)安排1名包村(社區)干部,由鎮(街道)干部擔任,指導鄉村網格運行管理,協調上級部門聯動開展工作。繼續實施幫扶干部聯村包戶,動員全市6640名干部分別聯系173個村(社區)20841戶脫貧戶、易搬戶和易返貧致貧戶,充分發揮其對包聯戶的政策引導、幫手、聯絡和示范等作用。
凝聚“專職工作者”力量。為推動基層組織服務群眾提檔升級,市委市政府統籌謀劃,擬在全市范圍內招聘149名村(社區)專職工作者,服務124個市轄區村(社區),為村級班子提供“得力助手”。招聘的對象從現任村(社區)干部,“三支一扶”計劃、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社區)任職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人員,退役軍人和大學畢業生等人員中遴選。村(社區)專職工作者定位為社會化聘用人員,建立勞動關系后,按照村(社區)“兩委”干部進行管理,主要從事村(社區)相關工作。工資福利待遇參照村(社區)“兩委”副職標準執行,經費列入市財政予以保障。目前,已啟動網上報名、資格初審等工作。